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发的新型浮式防波堤设计技术,填补了我国抗台型浮式防波堤设计技术及消波机理方面的空白;她主持研发的我国南海首套抗台型浮式防波堤“平波号”,攻克了我国南海恶劣海况、岛礁地形等复杂因素下防浪消波的技术难题;她参与研发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全寿期可靠性评估与风险控制技术,为我国首个深海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载人深潜器“蛟龙号”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她就是江苏科技大学专接本党委副书记、校长嵇春艳。
2003年,嵇春艳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多年的专业知识学习使她深入了解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尤其是水动力性能分析和结构安全性评估方向。当时正值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的造船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的设计及研发单位也纷纷成立。通过了解分析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国内外现状,嵇春艳相信,世界的造船业重心正在向我国转移,中国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造船大国和造船强国,中国的造船业未来可期。
进入江科大专接本专接本工作后,嵇春艳围绕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性能分析和结构安全评估潜心开展科研,成果丰硕,很快就被评为副教授,晋升教授,成为学校的科研尖兵。她主持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35项,其中国际专利9项;获省部级奖项7项,包括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此外,她还担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等职。
浮式防波堤主要应用于近岸短周期、低海况海域,对于深远海,能够消长周期波、抗极端海况的浮式防波堤核心技术还属于“无人区”。于是,嵇春艳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与国家现实需求,积极投身海洋强国建设。
经过十余年深入研究,嵇春艳带领科研团队研发了新型浮式防波堤设计技术,填补了我国抗台型浮式防波堤设计技术及消波机理方面的空白,出版了我国首部浮式防波技术方面的学术专著,授权浮式防波堤领域国内外发明专利20余项。
任何一个新型海工产品的研发,必须经过海上试验。对于身处高校的嵇春艳来说,浮式防波堤工程样机的研制和在我国南海进行海上示范是最大难题。然而嵇春艳没有退缩,她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克服了在安装过程中南海“土台风”袭击、地质地貌复杂等一系列难题,最终顺利完成浮式防波堤工程样机的设计和海上示范,交出一份无愧于心、令人叫好的精彩答卷。其研发的“平波号”新型浮式防波堤有效提高了消波性能、显著提升了抗台等级,是我国南海首套抗台型浮式防波堤工程样机。目前,“平波号”浮式防波堤已经海试近5年,运行良好,各项海上监测数据性能优异,圆满完成相关任务,获取大量宝贵的海上实测数据。
嵇春艳是海洋科技前沿的逐光人、传薪者、先锋者,也是立德树人的教育者。向下扎根,勤奋踏实,是她的制胜法宝;向上生长,感恩奋进,是她的动力源泉。在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她,荣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奖二等奖等10余项荣誉。
嵇春艳将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蔚蓝海洋。“想要为海洋事业作更多贡献”,简单的话语背后是她负重向前的勤勉耕耘。为培养更多能够进行海洋高新技术开发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的人才,她牵头创建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组建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学院并出任首任院长,使学校船舶海洋类专业设置更加完善,提升学校在海洋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力。
“我将继续深耕蓝色海洋,在科技兴海中实现人生价值,用科研梦成就海洋梦、强国梦。”嵇春艳坚信,只要一代代科研人员永续接力,就能踏浪扬帆,到达科学的彼岸,实现海洋梦、强国梦。